欢迎访问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官方网站!
热线电话:010-62538899/82871460
保健部
科室大事记

    

(一)科室沿革

 19961月,保健部成立,设妇女保健科(科长刘惠岩)、儿童保健科(科长王洁荣)

  1997106日,成立生殖保健科,设妇女保健科(科长刘惠岩)、儿童保健科(科长王洁荣)、生殖保健科(孙永臻代)、健康教育科(单晋平)、体检中心、婚前保健科、口腔保健科、预防保健科八个科室。

  19983月,保健部调整科室,将负责全区工作的科室合并为妇儿生殖健康教育利<妇女保健、儿童保健、生殖保健、健康教育四个科室>,加强了对全区的妇幼保健管理。

  200010月,根据医院要求,保健部下设生殖保健科(科长周钰)、健康教育科(科长张颖)、体检中心、婚前保健科、口腔保健科、预防保健科六个科室;

同年宋世琴任副院长,主管保健工作,刘彦竞 聘保健部主任。  

  2001年,妇儿生殖健康教育科调整为群体保健科,周钰任科长,张颖任副科长,主要负责全区的妇幼保健工作。

20076月,周钰任保健部主任,袁全莲保健部副主任兼群体保健科科长。

20105月,为适应管理需要,群体保健科细分为妇女保健科(赵温科长)和儿童保健科(袁全莲科长)。

2013年,随着信息化不断深入,从妇保和儿保科抽人新组建妇幼信息科(毛康娜负责人),负责辖区妇幼保健管理的科室为妇女保健科(张颖科长)、儿童保健科(袁全莲科长)和妇幼信息科(毛康娜科长)。

20169月,赵温任保健部主任,胡美娜任妇幼信息科科长。

2021年,为了妇幼大部制改革和精细化管理需要,将妇女保健科划分为孕产保健科和妇女保健科,负责辖区妇幼保健的科室增加至4个,分别为群体孕产保健科(邵瑜科长)、群体妇女保健科(张颖科长)、群体儿童保健科(袁全莲科长)和群体妇幼信息科(胡美娜科长)。

2023年,新一聘任周期,钟赋真任保健部主任,邹晓璇为妇幼信息科科长。

 (二)保健大事记

2003年,抗击SARS爆发,保健部18名大夫参加海淀区120大队发烧病人的转运、密接流调、 疫地消毒等工作。

  2003年,积极参加院庆20周年活动,包括院内英语、计算机比赛,院合唱团活动。

  2003116日,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血片收取工作由区卫生局转入保健院,群体保健科承担,每周五将助产机构血片送北京妇产医院新筛中心,高危儿随访。

  2004年,组织专家起草《海淀区医疗保健机构静脉麻醉下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管理规定(试行)》,获保健院新技术新业务鼓励奖。  

2005~ 2006年,启用北京市妇幼保健网络(一期)信息系统,产科质量、围产、妇女病防治、计划 生育、婚检等报表在网上填报。

  2008年保健部区域妇幼保健管理工作总结交流会,既总结了成绩也提出了问题,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设想,以后每年一次,延续至今。

  20101月,保健部及妇女保健科和儿童保健科室首批喜迁东南院区。

  201010月,在我院启动“健康北京人一母婴健康行动”,保健部组织落实,持续至2015年项目结束。

  2012年,启用北京市妇幼二期系统,分模块管理,开始个案录入。

  2014年,保健部牵头组织辖区机构参与全国妇幼健康技能大赛,分为围产保健、儿童保健、计划生育和妇女保健四个专业,海淀区在北京市妇幼技能竞赛决赛中获团体比赛三等奖,四人获得 单项奖,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一名,我院妇女保健专业夏艳大夫代表北京市参加国家级比赛,且取得二等奖的好成绩。

  2014年,筹划成立三个“海淀区妇幼健康服务示范培训基地”,并于2015年授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区助产培训基地;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培训基地;北京市 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区两癌筛查培训基地。

  2015年,保健部牵头举办海淀区新生儿复苏大赛,助产机构组团参赛,由产科医生、助产士和新生儿科医生组成,经过培训、理论考核和临床操作技能大赛,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北京大学第三 医院和海淀医院获得前三名好成绩,并代表海淀区参加北京市卫计委组织的新生儿复苏比赛,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获得全市第一名,海淀医院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

  201611日,全面两孩政策实施,海淀区全力以赴应对分挽高峰;201610月起海淀区助产机构取消单间,16家公立助产机构增加床位189张,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增加床位40张,贡献最大,产科医护人员及助产士也相应增加。

       2017年海淀区所有助产机构和婚前保健服务开展优生咨询服务,成立生育咨询门诊。

201712月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儿童口腔保健专科成为首批北京市妇幼保健示范专科;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儿童早期综合发展服务中心为北京市第二批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

20188月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儿童眼保健专科成为第二批北京市级妇幼保健示范专科。

2018年海淀区5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成功创建为北京市爱婴社区,实现由爱婴医院到爱婴社区过渡,在社区倡导爱婴氛围,提高母婴喂养率。

  201811日起,全国妇幼卫生年报实行自然年统计,取消妇幼年统计,儿童保健年报仍为学年制。

  20194月海淀区妇幼保健院乳腺保健专科成为第三批北京市级妇幼保健示范专科。

  2019年保健部举办“爱岗敬业、奉献爱心”为主题的技能竞赛,10名选手从预防、保健、临床等不同专业为大家呈现一场主题鲜明、振奋人心的视听盛宴。

  2019年海淀区5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创建成为北京市妇女保健和儿童保健规范化门诊,提前实现“十三五”全覆盖创建任务;2020年北下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功升创AA级。5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AA级达到15家。

  2020年组织孕产妇死亡评审和孕产妇危重症病例评审,实施孕产安全飞行检查。

  2020年起,国家卫生健康委开始对妇幼保健机构进行绩效考核,每年一次,也称为“国考”,保健部负责辖区妇幼保健15个指标的落实,指标4为辖区妇女儿童健康状况报告。

  2020-2022年三年抗疫,保健部参加隔离点、转运专班、120急救转运队等,同时参加采核酸,确保抗疫取得全面胜利。

  2020-2022年,在新冠疫情防控不同阶段,积极进行危急重症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分流,确保孕产安全,分流从北京佑安医院、昌平区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的孕产妇到海淀区助产机构产检及分娩。

  2021530日举办第二届中关村妇幼健康发展暨区域妇幼健康管理创新论坛论坛,论坛秉承“守正创新、健康妇幼”的理念,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来自国家卫健委妇幼司、国家妇幼保健中心、北京市卫健委、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以及16区妇幼保健院妇幼同仁等国内资深妇幼保健领航者和专家讲授了“十四五”有关妇幼健康规划精神,交流分享了妇幼健康管理领域的创新理念,以及创新管理的方式、方法和经验。

   2021年建党100周年之际,编辑整理印制“创新引领、持续改进,不断提升辖区妇幼保健成效”史料汇

 20216月主管院长刘晓红主持召开院内青少年保健门诊筹备研讨会,1211日海淀区妇幼保健院青少年保健门诊正式挂牌开诊。

 2021年6月1日,启动出生医学证明线上申领和电子证照,是出生医学证明管理的里程碑事件。

 20224月 新成立的曙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科成立,隶属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管理。开启妇女保健和儿童保健工作,服务周边百姓,为海淀区第51家开展妇幼保健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2282-5日组织举办海淀区青少年保健夏令营,卫生系统30名青少年参加为期4天营地活动,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通过沉浸式的体验、趣味性的游戏和针对性的培训,营员们了解眼睛保护、生殖健康、运动技能、科学探索等,丰富了课本外的知识技能;

 2022918日主办“第三届区域妇幼健康管理创新论坛”,聚焦青少年保健服务及青少年保健门诊建设,既有对青少年保健专科建设的解读,又涵盖青少年保健服务相关的专业技能培训,来自京内外的妇幼同仁参加了此次盛会,线上累计访问量超2100人次,受到业内好评;

 2022年海淀区通过社区妇幼规范化门诊升级创建,AA25家,AA级创建率为50%,达到北京市“十四五”规划要求;学院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六家机构成功创建北京市儿童健康友好社区;

 2020-2022年保健部组织各业务科室进行三甲妇幼保健院创建工作,负责辖区妇幼保健管理18个条款的创建,成立了辖区妇幼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搭建院内及辖区妇幼保健质控体系,顺利通过三甲评审;

  20235-6月,海淀区作为国家卫健委-联合国儿基会青少年心理干预项目试点,代表北京市参与国家妇幼中心服务包的制定,并在北京大学附属中心、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分校、北京市第二十中心、北京市第十九中心完成了联合国儿基会方案本土化的预实验。

  2023625日举办“第四届区域妇幼健康管理创新论坛”,聚焦青少年保健,内容涉及北京市青少年保健门诊建设情况、指南解读、经验分享、营养与运动、积极心理学在青少年中的应用等。有政策、有指南、有实践、有分享,紧扣时代主题,内容丰富,对于青少年保健工作开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20237月,海淀区妇幼保健院成为全国首批婚前、孕前保健特色专科建设单位。

  20238-10月,海淀区作为国家计生协“生命全周期生殖健康综合服务项目”试点,积极开展青少年科普宣教和辖区青少年保健能力提升等工作,围绕生命全周期组织全院19个科室24个专业开展健康教育讲座进社区活动。

  2023年海淀区在北京市妇幼健康技能竞赛中获得可喜的成绩。在卫健委领导下,积极响应北京市卫生健康职业技能竞赛,保健部牵头,制定区级竞赛工作方案、以不同竞赛方式组织辖区医务人员参加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新生儿救治、儿童眼保健、宫颈癌防治、计划生育危急重症救治、基层妇幼保健共六个赛项的比赛,通过区级预赛,选拔优秀选手,参加北京市复赛和决赛。北医三院荣获计划生育危重症救治团体一等奖;北医三院赵诚获得危重孕产妇救治一等奖、姜雅楠获得危重新生儿救治二等奖;北京世纪坛医院袁青获得儿童眼保健二等奖;中关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王颖佳获得妇女保健二等奖、北下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於杨获得儿童保健二等奖;北医三院盛晴获得危重孕产妇救治三等奖,朱巍巍、周颖获得危重新生儿救治三等奖,海淀区妇幼保健院王立华获得儿童眼保健三等奖,海淀区学院路社区中心相永胜、曙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常静获得儿童保健三等奖;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刘慧、航天中心医院候素菊获得宫颈癌防治优秀奖,北医三院武慧获得危重新生儿救治优秀奖。

202436日,保健部组织召开辖区妇幼保健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会,儿童保健科、孕产保健科、妇女保健科、妇幼信息科就2023年下半年辖区妇幼和保健院三大部妇幼相关质控工作进行了反馈,保健部针对保健院内妇幼质控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与三大部部长、医务科洪博科长进行了面对面交流,提出临床和保健进一步融合的管理思路。

202456-9日,海淀区作为基层儿童早期发展国家项目试点启动项目培训班。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原儿童保健部主任王惠珊、儿童保健部副主任张悦、首都儿科研究所婴幼儿照护服务研究指导中心主任关宏岩等专家进行现场实操培训。

2024530日,海淀区作为国家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服务项目试点,组织67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项目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正式启动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服务试点项目工作。

2024717日,海淀区迎接并顺利通过消除母婴传播市级评估工作。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妇幼处二级主任科员张毅、北京市妇幼保健院围产保健科主任刘凯波及北京市消除母婴传播专家组一行19人莅临评估。

202482日,保健部召开了“海淀区妇幼保健院院内专家库启动会”,正式成立孕产保健、儿童保健、妇女保健和妇幼信息四个专家组,充分调动院内临床人员加入辖区管理,促进保健临床融合。

20241024日,区卫健委妇幼健康科于巧科长、区民政局婚登处李烈主任、海淀区妇幼保健院院长张晓新和副院长刘晓红等一行人对海淀区的婚姻登记与婚前医学检查一站式服务进行了深入调研,旨在提升婚检率,保障婚姻和生育健康,完成政府考核指标。

2024111日,组织召开海淀区辖区妇幼保健专家组工作会议,12个辖区妇幼保健专家组前期经过线上会议提出了17个议题,经过70余名专家的现场研讨,发挥专家智慧和智囊团的作用,促进辖区妇幼高质量发展。

2024126日,保健部举办第一届区域更年期健康管理论坛,北京市78家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30余名医疗专业人士参与。构建更年期保健预防为主、多学科融合的理念,多学科合作体系更完备。

2024年辖区妇幼体系建设硕果累累,社区AA规范化门诊建设率达68%17家儿童健康友好社区创建成功,总创建率达81.48%。在2023年的“国考”妇幼绩效考核中,辖区管理取得了全市第三名的好成绩。

2025226日下午,海淀区全生命周期生殖健康综合服务试点项目研讨会在海淀区妇幼保健院成功召开。海淀区29个街镇卫健科负责人参会。各相关单位积极研究并制定实施方案,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海淀区在生殖健康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2025418日,由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主办,海淀区计生协承办的“第五届区域妇幼健康管理培训研讨培训班---青少年专场”隆重召开。专家们围绕青少年生长发育、心理健康、营养膳食、疾病预防、骨龄测定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2025619日,海淀妇幼保健院迎接了由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师萍率领的代表团一行人员,孕产保健科科长邵瑜分别从管理机制、规范服务、数据管理、实验室管理、性别平等和权益保障等方面对海淀区消除母婴传播工作开展情况及消除认证经验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享。

2025630日,海淀区召开相关妇幼工作部署会。17家助产机构医务处、产科、儿科负责人参会,保健部主任钟赋真对“早孕关爱行动、生育友好医院、新生儿安全项目、儿童友好医院”进行部署。从整体轮廓介绍了项目实施方案,并对后续工作提出要求。

       2025711日,保健部组织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北部院区附近10家社区的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召开座谈会,探讨与周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共赢的路径及合作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共同谋划妇幼发展新路径、提升辖区妇幼保健质量,希望未来能与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强联动,共同推进海淀区妇幼保健工作。